《柴达木盆地分布式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衔接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现场验收
信息来源:省国科公司 ‖ 发稿作者:党群工作部
‖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6日 ‖ 查看2796次
近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大学、清华大学和省水科院联合承担的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项目《柴达木盆地分布式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衔接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了现场验收。
《柴达木盆地分布式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衔接技术研究与示范》面向“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中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柴达木盆地,建立分散式能源及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衔接交互技术及分散式水资源水联网智能控制技术,研发无人值守低碳提水生态修复补灌系统及软件平台,项目建设柴达木盆地生态水文观测站一处,塔身50米,分别在2米、4米、10米、24米、40米、50米安装风速风向和空气温湿度观测6层梯度,同时在2米处安装有四分量辐射、光合有效辐射以及地表温度等监测设备,在20米安装有通量观测系统一套,地下5cm左右各安装有土壤热通量板一套,开展柴达木地区生态水文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典型草原生境模式及需耗水规律评价方法,显著提高典型地区分散式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综合能力。 该观测站被教育部认定为“北方缺水地区典型下垫面生态水文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